本内容由太谷教育信息网小编为大家分享:
速看!多所高校公布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最近,多所高校公布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怎么回事?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多所高校公布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wWw.Zhibomen.Com多所高校公布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随着新一年的到来,2022年的就业“秋招季”已经落幕。2022年,我国应届毕业生达1076万,大学生就业情况备受社会关注。毕业生们都去哪里就业?近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知名高校发布了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公布毕业生就业情况。
近年来,“就业”二字的定位更加明晰。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从 2021届起,将“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以更加准确反映高校毕业生升学、就业等毕业去向情况。毕业去向落实率包括协议和合同就业率、创业率、灵活就业率及升学率。
清华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0%。数据显示,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8003人,其中本科生3197人(39.9%)、硕士生2657人(33.2%)、博士生2149人(26.9%)。其中,男生5135人(64.2%)、女生2868人(35.8%),男女比例为1.8∶1。
另外,根据毕业生去向统计,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选择国内深造比例为28.3%,出国(境)深造比例为7.1%,签三方就业比例为52.5%,灵活就业比例为10.1%。
在上海交通大学,截至2022年11月30日,上海交大(含医学院)2022届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7.61%,赴国家重点行业单位就业率为71.08%。值得注意的是,校本部2022届毕业生赴国防科技单位及部队就业人数为373人,各省份录取定向选调生人数为230人,赴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就业人数为482人,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为应对严峻复杂就业形势,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全力开发落实政策性就业岗位,以政策性岗位的吸纳作用,力求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
作为地处东北的“双一流”高校,吉林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17373人。截至2022年8月31日,2022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86%,其中,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3.69%,升学率为43.38%。硕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90%,协议和合同就业率为65.69%,升学率为10.65%。
值得注意的是,在吉林大学,有1183名毕业生签约短期科研助理及管理助理,其中签约吉林大学的1178人。毕业生中,报考选调生人数超过6000人次,公务员、选调生录取总人数近800人,其中定向选调生386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扎根西部、扎根基层,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地处西部的知名高校西安交通大学2022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8.66%,其中本科生深造率连续3年保持65%以上。2022届毕业生到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58.82%。从经济区域分布上看,2022届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的人数比例为59.52%,其中博士为75.15%,本科和硕士分别为66.33%和53.94%。
如今,选择读研深造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例如,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截至2022年12月1日,2022届毕业生总人数为8002人,已落实毕业去向6692人,毕业去向落实率 83.63%。
其中,2022届未就业毕业生共1310人,其中本科毕业生999人。“不就业拟升学”是本科生未就业的最主要原因,占未就业本科生的比例为65.37%。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46.81%。2219名国内升学毕业生中,2130人被“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录取,占升学总人数的95.99%。
对于学科专业特色明显的高校,毕业生流向则有更加清晰的倾向性。
截至2022年8月31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有2022届毕业生共4167人。按学历统计,本科生1921人,硕士生2121人,博士生125人,该校2022届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为96.08%(截至2022年10月31日,整体落实率为96.21%)。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占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28.22%,比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
在华东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37%,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08%,非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74%。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教育-学历类(50.67%)、信息技术(27.31%)、金融(6.64%)、公共管理(4.21%)等行业。
在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信息科技、金融、航天军工等重点领域是主要就业流向。该校2022届毕业生共7410人,截至2022年10月31日,学校2022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1.73%。主要就业单位方面,本科生毕业生覆盖了通信、信息科技、金融、航天军工等重点领域,其中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研究生毕业生覆盖了通信、信息科技、金融、航天军工、机关及事业单位等重点领域,具体分布为阿里巴巴、华为、腾讯和字节跳动等。
素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1929人,比去年略有增加。截至2022年8月31日,学校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13%。整体而言,事业单位是毕业生“最爱”。报告显示,38.32%就业毕业生去事业单位就业。各学历毕业生具体就业单位流向存在差异,其中,本科毕业生主要进入其他企业(47.06%),硕士、博士毕业生主要进入事业单位,比例分别为43.40%、90.54%。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截至2022年10月31日,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26%。研究生的去向落实率(94.86%)高于本科生(92.63%)。毕业去向中,有1561人选择就业,569人选择升学,升学率为24.91%。其中,国内升学人数为239人,出国出境深造人数为330人。前三大留学国家分别是英国(103人)、美国(42人)、日本(31人)。
哪些城市适合大学生去
1. 上海
上海作为超一线的城市来说,此次排名也算是实至名归了,上海作为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已有超过北京的趋势,全国乃至全球500强企业都落户于上海,所以就业机会多,能够进入大型公司的几率也是非常大的。
2. 深圳和广州
深圳和广州的排名靠前是因为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而且作为沿海城市,很多国外企业都选择在这里创立分公司,而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也是将总部设于这两个城市。
深圳和广州
深圳和广州的排名靠前是因为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而且作为沿海城市,很多国外企业都选择在这里创立分公司,而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也是将总部设于这两个城市。
3. 成都
成都近些年来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在房价和生活水平上比北上广要低一些,而且拥有“山城”之称的成都,风景也很美丽,对于生活质量要求比较高的学生来说,这里是不二之选。
在大城市怎么找工作
1.通过当地的招聘网站,然后填写简历,选择合适的用人单位或者职位投递简历;
2.通过招聘会,现在周末大城市一般都有招聘会,招聘单位、招聘职位也比较多,你可以带上求职简历,了解一些合适的职位并投递简历。也可以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工作,但是刚到大城市,这种求职的成功率很小,且效率很低。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原因
1.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世纪9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万人预计到1996—21年平均新增145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3年212万,24年达到28万,25年将超过3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原因2.部分大学生对学校的对口就业安排过于依赖。
因为学校与一些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会安排一些优秀毕业大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去工作,以致于一些大学生对学校的工作安排形成依赖心理,不愿意到拥挤的人才市场去进行面试,导致自己迟迟无法实现就业。
原因3.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原因4.大学生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原因5.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对策
1.高校的改革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策2.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在就业方面的职能
第一,就业优先应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办事方针,政策向安排就业倾斜。相对于经济增长,政府在劳动者就业中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责任要求政府在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公平与效率中树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并在实践中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的增长。第二,畅通就业渠道,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在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的时候,政府的疏导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政府要在宏观上对人才培养的规模、方向进行预测调控,引导专家对将来的就业形势和需求进行预测,以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还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从而保障就业学生的公平竞争。
对策3.大学生自身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自立自强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考验时,应该坚定信念。首先,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理性决策,摒弃传统的择业观念,正视自己的工作目的,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其次,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经验,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全面锻炼,以面对更多的挑战。再次,敢于自主创业。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大学毕业生也可以是创业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创业带动就业,对自身和整个就业局势都有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更有利于毕业身自身的全面发展。最后,提升个人心理素质。要注意培养自信心,克服来自各种因素的干扰,尽量排除自卑畏怯、急功近利、依赖等不良情绪和心理,正确对待就业挫折,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人格。
太谷教育信息网(sxtgedu.net)专注教育信息,涵盖范文,研究生,考研,本科大学,MBA,高考,成人自考,艺考,中专,技校,职业学校,高职,卫校录取分数,成绩查询,招生简章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