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云课堂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四十自述(精装)》读后感1000字
读过讲八十年代、七十年代的书,像是闻一朵刚刚干掉的花,余香未尽。至于四五六十年代革命和战争的主旋律,恐怕要读毛选去感受。而对于民国时代,似近非近,要远不远,总要从那时代多个人物的一生中去窥探。近来读英文版司徒雷登回忆录再回五十年,读钱穆著作,读胡适,分别看到了二十世纪中国的教育、政治、社会、史学研究、文学运动的一面。这些人物可以说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记录者,他们的观点经历就像一盏灯光,为人们探索那个时代提供一线光明。虽然初中历史就知道胡适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但他的著作从未读过,也只略知他的生平。似乎对胡适先生的一生评价是褒贬不一的,而且他本身的经历就有矛盾之处。读了这本自述以及关于白话运动的历史,觉得胡适先生第一大功即是启发民智,是一个启蒙思想家。我们接受了高等教育,读到硕士博士,文化水平提高了,于是发现仍有很多不文明和无文化的国人,即我们自己仍有很多蒙昧之处,今天的社会尚如此,二十世纪初为外国控制而抬不起头来的中国,社会凋敝民不聊生的中国,那种蒙昧混沌会有多重有多悲呢!有识之士的高声呐喊,致力于启蒙事业,甚至有的会舍生取义。在当时的个人是何等的孤单,在现在是何等的令人钦佩。我们有今天的一切,尤其是接受教育的机会,的确仰赖先辈们的前赴后继,如文中所说拼音的普及,白话国语的普及,才有当今中国人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从文学的视角看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也是个新知识。以前读到某政治人物的说法,说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了解中国,一大障碍即是文字和语言,不如英语字母语言简易好懂。看来民国学者早已看到这一点,且激进者甚至要废除汉字该为字母文字。但是反过来想,中国文化历时千年不衰,延续至今,汉字也一定不是“死文字”,而只是时代变迁,几经用法革新,焕发新的生命力。原来,从小接受的诗词歌赋、文言古文训练,正是从文学语言文字的视角,传承了一部活的中国文明史。可见文字的力量真如星火燎原。我偶尔也胡诌两句似诗非诗的句子,也写一段类古文的话,全得益于初高中古汉语学习基础和日后阅读的积累。对中国古代文章的喜爱是溢于言表的。这样的经历相信每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都曾有过,这也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继承,所以汉字和汉语并不是不能活用,而全在用之人、在用之处。总之,胡适先生的自传为我们提供独具时代性的启发。
云课堂(www.e-laoshi.com)研究生,考研,本科大学,MBA,高考,成人自考,艺考,中专,技校,职业学校,高职,卫校录取分数,成绩查询,招生简章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