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教育信息网高考高考知识点内容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整理

2023-09-11 00:13:33高考知识点276

今天太谷教育信息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志愿、大学报名入口、成绩查询、志愿填报、高考复习等相关文章,希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有哪些

元素周期表

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Z+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化学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化学能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p="">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二、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电力)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设计原电池。④金属的防腐。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

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①种类多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③易分解,易燃烧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甲烷

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如何检验?)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3)聚合反应: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

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

键角120°。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冒浓烟)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①+Br2+HBr

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HONO2+H2O

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3H2

乙醇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

CH3CH2OH

乙酸(俗名:醋酸)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乙酸的酯化反应

(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在实验时用饱和碳酸钠吸收,目的是为了吸收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时要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常见金属的冶炼:①加热分解法:②加热还原法:铝热反应③电解法:电解氧化铝

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

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离子)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总量占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点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

2、海水资源的利用:

(1)海水淡化: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③离子交换法;④反渗透法等。

(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理念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

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

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如何提高化学成绩

学习是需要个人能有一定的恒心与毅力的,不能半途而废。其实要想学好化学并不难,除了平时认真听讲,上课做好老师讲解重点时的笔记。课下还要自己抽时间去复习,所谓熟能生巧,当然了,复习的意义在于能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

初中化学比较基础,所学主要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前二十种元素里,像周期表中的一些知识一定要熟记在心,比如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元素所在周期及族,元素的氧化还原能力强弱等都要心中有数。还有一些单质的特殊燃烧反应现象及其化学方程式都要牢记于心。一些基本的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制取氧气的反应,以及某些金属单质的钝化等化学方程式都能熟练默写出来。

高中化学涉及的知识面就比较广泛了,分为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是化学类本科生的第一门基础化学课。先讲述化学热力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结构、酸碱解离平衡、沉淀溶解和配位解离平衡、氧化还原和电化学等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讲述周期系各主族、副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存在、性质、制备及用途等有关知识。其中一些难点知识比如说原子轨道表达式,化合价的书写方式等都需要掌握。

提高化学成绩的窍门

定要自己书写

比如说,我通过一周的学习,老师把碱金属这一块差不多讲完了,我在复习的时候就要自己在纸上画一边碱金属这一块所有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把铝单质、氢氧化铝、氯化铝等等我自己能够想到的物质都写进框图里,并且思考每一步转化发生的化学反应条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复习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从整体上对这一元素有了全局性的了解。

需要强调的是“自行”,很多同学喜欢直接看一些教辅资料上已经归纳好的类似框图而不愿自己动手画,我的建议是先自己画一遍之后与参考资料对比,一来自己画过的印象远比看书深刻,二来很可能你的确掌握了90%的内容,但是如果自己没有画过一遍,就可能发现不了剩下那10%的漏洞。

克服侥幸心理

元素化学虽然知识点碎内容多,但是在考试中高频率出现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翻来覆去的常考点。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会强调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这样一来,学习元素化学的时候上课效率就很重要了,因为老师上课特别强调的,往往就是考试常出的。

其实很多同学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上课时候仍旧是不愿意或者不习惯做笔记,认为自己能够记住或者潜在心理暗示自己“记了也不一定会考”——这就是一种侥幸心理。但是事实上,这种心理的长期存在就会导致忽略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到了考试又发现自己脑子里记住的东西半知半解,到头来还是失分。所以,我的建议是:除非你有惊人的记忆能力,不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是老师强调过的内容,你不认真做点笔记而放之任之,于心何忍?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记忆口诀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中化学有哪些重要知识点,记忆口诀是什么,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有哪些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 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 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 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 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 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 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 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 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 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 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14. 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 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6. 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正确

17. 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 Na2S+H2S=2NaHS

18. 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9. 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20. 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21. 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22. 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3.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4. 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5.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26. 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7. 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28. 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29. 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30. 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1. 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2. 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正确

3.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硝酸

4.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5. 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6. 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正确

7. 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8. 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9. 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错误,比如2H2S+H2SO3=3S↓+3H2O

10. 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

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

11. 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错误,比如水

12. 甲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H+ + COOH-

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13. 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

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4. 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正确

15.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

16. 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

错误,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由于电离不完全导电性都较弱,比如BaSO4的饱和溶液

17. 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正确

18. 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正确

19. 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

正确,均为10-100nm

20. 1molOH-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NA个电子确,4OH- - 4e- = 2H2O + O2↑

21. 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2S、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

正确,建议从电荷守恒角度来理解

22. 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1

正确

23. 电解、电泳、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

错误,电离不需通电,电化学腐蚀自身产生局部电流,电泳为物理变化

24. 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乙烯、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错误,乙烯不水解

25. 氯化钾晶体中存在K+与Cl-;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1: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

错误,过氧化钠中Na+与O2 2-为2:1,没有O- ,石英中存在杂质

26. 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错误,NO2会部分双聚为N2O4

27. 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个氧气分子;60gSiO2中含有NA分子、3NA个原子

错误,SiO2中没有分子

28. 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错误,稀有气体在固态时以单原子分子晶体形式存在

29. 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故胶体不带有电荷

错误,胶体带有电荷

30. 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数就越多

错误,没有说明体积

31. 只有在离子化合物中才存在阴离子

错误,溶液中阴离子以水合形式存在

32. 原子晶体熔化需要破坏极性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正确

33. NH3、Cl2、SO2等皆为非电解质

错误,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4. 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正确,比如Hg常温为液态

35. 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

错误,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也不一定升高,考虑氢键

36. 电解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强

错误,如果以Cu做阳极电解酸性就会减弱

37. 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离子有6个

错误,有12个

38. 用1L 1mol•L-1 FeCl3溶液完全水解制胶体,生成NA个胶体微粒

错误,远远小于NA个,胶体中的一个胶粒是由许多个离子构成的

39. 在HF、PCl3、P4、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错误,HF和SF6都不满足

40. 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错误,比如Ag和Ca

"有机化学"知识模块

1. 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缩聚、中和反应

正确,取代(醇、酚、羧酸);消去(醇);酯化(醇、羧酸);氧化(醇、酚);缩聚(醇、酚、羧酸);中和反应(羧酸、酚)

2. 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酸甲酯、麦芽糖、纤维素

错误,麦芽糖和纤维素都不符合

3. 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主链碳原子有3个的结构有2种

正确

4. 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是纯水电离产生的c(H+)的104倍

错误,应该是10-4

5. 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4种

错误,加上HCl一共5种

6. 醇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醛,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错误,醇类在一定条件下不一定能氧化生成醛,但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7. CH4O与C3H8O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最多可得到7种有机产物

正确,6种醚一种烯

8. 分子组成为C5H10的烯烃,其可能结构有5种

正确

9. 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

正确

10. 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正确,同质量的烃类,H的比例越大燃烧耗氧越多

11. 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正确,棉花、人造丝、人造棉、玻璃纸都是纤维素

12. 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其单体是不饱和烃,性质比较活泼

错误,单体是四氟乙烯,不饱和

13. 酯的水解产物只可能是酸和醇;四苯甲烷的一硝基取代物有3种

错误,酯的水解产物也可能是酸和酚

14. 甲酸脱水可得CO,CO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反应得HCOONa,故CO是甲酸的酸酐

错误,甲酸的酸酐为:(HCO)2O

15. 应用取代、加成、还原、氧化等反应类型均可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

正确,取代(卤代烃),加成(烯烃),还原(醛基),氧化(醛基到酸也是引入-OH)

16. 由天然橡胶单体(2-甲基-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溴单质加成反应,有三种可能生成物

正确, 1,2 1,4 3,4 三种加成方法

17. 苯中混有己烯,可在加入适量溴水后分液除去

错误,苯和1,2-二溴乙烷可以互溶

18. 由2-丙醇与溴化钠、硫酸混合加热,可制得丙烯

错误,会得到2-溴丙烷

19. 混在溴乙烷中的乙醇可加入适量氢溴酸除去

正确,取代后分液

20. 应用干馏方法可将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离出来

错误,应当是分馏

21. 甘氨酸与谷氨酸、苯与萘、丙烯酸与油酸、葡萄糖与麦芽糖皆不互为同系物

错误,丙烯酸与油酸为同系物

22. 裂化汽油、裂解气、活性炭、粗氨水、石炭酸、CCl4、焦炉气等都能使溴水褪色

正确,裂化汽油、裂解气、焦炉气(加成)活性炭(吸附)、粗氨水(碱反应)、石炭酸(取代)、CCl4(萃取)

23. 苯酚既能与烧碱反应,也能与硝酸反应

正确

24. 常温下,乙醇、乙二醇、丙三醇、苯酚都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错误,苯酚常温难溶于水

25. 利用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的性质,可制得硝基苯、硝化甘油、硝酸纤维

错误,硝化甘油和硝酸纤维是用酯化反应制得的

26. 分子式C8H16O2的有机物X,水解生成两种不含支链的直链产物,则符合题意的X有7种

正确,酸+醇的碳数等于酯的碳数

27. 1,2-二氯乙烷、1,1-二氯丙烷、一氯苯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分别生成乙炔、丙炔、苯炔

错误,没有苯炔这种东西

28. 甲醛加聚生成聚甲醛,乙二醇消去生成环氧乙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聚生成有机玻璃

错误,乙二醇取代生成环氧乙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聚生成有机玻璃

29. 甲醛、乙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错误,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不发生银镜反应

30. 乙炔、聚乙炔、乙烯、聚乙烯、甲苯、乙醛、甲酸、乙酸都能使KMnO4(H+)(aq)褪色

错误,聚乙烯、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化学实验"知识模块

1. 银氨溶液、氢氧化铜悬浊液、氢硫酸等试剂不宜长期存放,应现配现用

正确,银氨溶液久制易生成Ag3N极为易爆

2. 实验室制取氧气完毕后,应先取出集气瓶,再取出导管,后停止加热

正确

3. 品红试纸、醋酸铅试纸、pH试纸、石蕊试纸在使用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润湿

错误,PH试纸不润湿

4. 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NaOH溶液时,所用锥形瓶不能用未知NaOH溶液润洗

正确

5. 为防止挥发,浓氨水、氢氟酸、漂白粉、液溴、汽油、乙酸乙酯等均需密封保存

错误,漂白粉不易挥发但易变质,所以需要密封保存

6. 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干燥布擦净,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错误,先用干燥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7. 一支25mL的滴定管中,液面所在刻度为12.00,则其中所盛液体体积大于13.00mL

正确

8. 准确量取25.00mL的KMnO4溶液,可用50mL碱式滴定管

错误,应用酸式滴定管

9.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正确

10.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分析下列实验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测定溶解度、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酚醛树脂、乙酸乙酯制备与水解、糖水解)测定溶解度(溶液)、制乙烯(反应液)、硝基苯(水浴)、苯磺酸(水浴)、酚醛树脂(沸水浴)、乙酸乙酯制备(直接加热)、水解(水浴)、糖水解(水浴)

11.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下降的速度

错误,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变化

12. 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中

错误,左物右码

13. 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密封,加热试管,溶液变红色,冷却后又变无色。确定溶液成分

应为SO2+品红溶液

14. 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甲苯、氯仿、己烯、酒精、苯酚水溶液、纯碱溶液

正确,浓溴水

15.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时,通常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颜色由橙变黄

错误,通常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16. 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可溶性盐可通过盐析的方法

错误,应该使用渗析

17.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应预先煮沸,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正确

18. 试管、蒸发皿、坩埚、锥形瓶等仪器均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错误,锥形瓶应当隔石棉网微热

19. 所谓硅胶,即硅酸胶体。硅胶变色为物理变化错误,硅胶为nSiO2•mH2O

硅胶变色是化学变化,由于其中CoCl2的水合分子量不同而颜色不同 [CoCl2•H2O(蓝色)CoCl2•6H2O(红色)]

20. 饱和纯碱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渗析法分离油脂皂化所得的混合液

错误,应当盐析

高中化学记忆口诀是什么

1.化学反应热概念

化学反应伴能变,成键放出断需要。

左能高常是放热,置氢中和和燃烧。

炭水铵碱分解类,吸热自然右能高。

2.燃料燃烧知识理解

能源紧张,不久用光。

接触充分,空气足量。

节能减排,新能跟上。

高效清洁,来日方长。

3.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理解

化学反应有快慢,摩尔每升比时间。

平均速率标物质,比例与系数有关。

浓度增大我加快,温度升高我翻番。

若能出现催化剂,改变大小更不难。

4.化学平衡概念理解

可逆反应有限度,所有转化不完全。

正逆速率若相等,化学平衡状态现。

此时反应并未停,特征就是动定变。

(或:相反相成,可逆平衡;强弱互争,“逃逸”完成;外表内因,宏微相应;量变质变,运动永恒。)

5.化学平衡

逆等动定变平衡,一等二最六一定,正逆反应速相等,转产二率最值衡,

质量体积n分数,浓度温度色一定,参数可变变不变(变量不变),定达平衡要记清,参数一直不变化,不可用与断平衡。

解释:

“逆等动定变平衡”,是指平衡状态有逆、等、动、定、变五个特征。

“一等”是指反应体系中同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平衡状态。“

二最”是指转化率、产率达最大值即达平衡状态。

“六一定”是指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浓度不再变化,或体系的温度及颜色不再变化即达平衡状态。

“参数可变到不变,定达平衡要记清”是指参数(浓度、温度、质量、压强、体积、密度等)原为变量,后变为恒量,此时可逆反应达平衡状态。

“参数一直不变化,不可用与断平衡”是指若反应过程中参数始终没有变化,此参数不可用于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平衡状态

6.化学平衡图像题

先拐先折,温度高,压强大!

7.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是指在相同条件下的同一可逆反应里,建立的两个或多个化学平衡中,各同种物质的百分数相同,这些化学平衡均属等效平衡,其核心是“各同种物质的百分数相同”。

“等效平衡”常见的有恒温恒压和恒温恒容两种情形,其口诀可概括为:等压比相等;等容量相等,但若系(气体系数)不变,可为比相等【三种情况前提:等T】。

8.酸碱指示剂

石蕊,酚酞,甲基橙,“指示”溶液酸碱性。

溶液性呈酸、中、碱,石蕊色变红、紫、蓝。

溶液从碱到“中”、“酸”,酚酞由红变“无色”,

变化范围10至8,①碱性“滴”液它直测。

②从酸到碱怎知晓?甲基橙显红橙黄;

变色范围3至4,酸性“滴”液它可试。

注:

①10和8指溶液的pH值。

②“滴液”指中和滴定达到等当点的溶液。

9.中和滴定1

左手控制塞,右手摇动瓶。眼睛盯溶液,变色立即停。

10.中和滴定2

水液洗器切分明,查漏赶气再调零。待测液中加试剂,左手控制右手动。

瓶下垫纸眼观色,读数要与切面平,酚酞示剂常相识,强酸弱碱甲基橙。

使用酸式滴定管,不盛碱液切记清。

解释:

1、水液洗器切分明:“水”在此有两种含义,既表示自来水,又表示蒸馏水;“液”在此也有两种含义,既表示标准溶液,又表示待测液。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做中和滴定实验时,必须先对各种仪器进行清洗,而何时用自来水,何时用蒸馏水,何时用标准液,何时用待测液一定要分清分明[联想: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标准溶液洗涤;移液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待测液洗涤;锥形瓶先用自来水,然后用蒸馏水洗涤即可,切不可用待测液洗涤!。

2、查漏赶气再调零:意思是说滴定前应首先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然后检查滴定管下端是否有气泡,若有应赶掉它,最后调节液面至“0”位[联想:(1)查漏的方法是在洗净的滴定管中加少量标准溶液。若漏液,对于酸式滴定管应在活塞上涂适量的凡士林,对于碱式滴定管应更换一下玻璃球;(2)必须赶掉气泡,是因为如果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没有赶掉,滴定后气泡消失,则使测定结果偏高;(3)每次滴定最好都从零位开始,这样可以减少误差。。

3、待测液中加试剂:“示剂”指指示剂。意思是说在滴定之前要向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加2-3滴指示剂(其作用是借它的颜色的变化,来指示反应的终点)。

4、左手控制右手动:意思是说在滴定时,必须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持锥形瓶不断摇动。

5、瓶下垫纸眼观色:“瓶下垫纸”的意思是说为了清楚地观察颜色的变化,可以在锥形瓶底下垫一张白纸;“眼观色”的意思是说在滴定过程中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溶液颜色的变化,不要看滴定管的刻度。

6、读数要与切面平:解释参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7、酚酞示剂常相识,强酸弱碱甲基橙:这句的意思是说中和滴定常用酚酞做指示剂,只有强酸滴定弱碱(如盐酸滴定氨水)时,才能用甲基橙。

8、使用酸式滴定管,不盛碱液切记清:这句的意思是说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放碱溶液(因为碱液和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Na2SiO3而使活塞和滴定管粘在一起)。

11.酸碱中和滴定操作步骤

酸管碱管莫混用,视线刻度要齐平。

尖嘴充液无气泡,液面不要高于零。

莫忘添加指示剂,开始读数要记清。

左手轻轻旋开关,右手摇动锥形瓶。

眼睛紧盯待测液,颜色一变立即停。

数据记录要及时,重复滴定求平均。

误差判断看V(标),规范操作靠多练。

12.盐类水解规律口诀

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

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

谁“强”显谁性,双“弱”由K定。

13.盐类溶解性表规律口诀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铅和钡,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14.原电池

两种金属作两极,浸入一定电解液,

再用导线来联接,产生电流瞬时即,

活泼金属电子失,电子流出称负极,

化学能量变电能,原始电池创奇迹。

15.电极

电池须称正负极,电解(池)则称阴阳极。

电解接负称阴极,电子流从阴极出;

电解接正称阳极,离子氧化在阳极。

氧化、还原在何极?正负阴阳均须记。

16.电解规律口诀1

惰性材料作电极,两极接通直流电。

含氧酸,可溶碱,活动金属含氧盐,电解实为电解水。

无氧酸电解自身解,pH变大浓度减。

活动金属无氧盐,电解得到相应碱。

不活动金属无氧盐,成盐元素两极见;

不活动金属含氧盐,电解得到相应酸。

非惰性材料作电极,既然电解又精炼;

镀件金属作阴极,镀层金属阳极连;

阳粗阴纯为精炼,电解液含相应盐。

电解都有共同点,阳极氧化阴还原。

17.电解规律口诀2

惰性材料作电极,两极接通直流电。

含氧酸,可溶碱,活动金属含氧盐,

H+和OH—都放电,溶液中水渐减。

无氧酸,自身解,pH值变大浓度减。

活动金属无氧盐,电解得到相应碱。不活动金属无氧盐,成盐元素两极见;

不活动金属含氧盐,电解得到相应酸。非惰性材料作电极,既然电解又精炼;

镀件金属作阴极,镀层金属阳极连;阳粗阴纯为精炼,电解液含相应盐。

电解都有共同点,阳极氧化阴极还。

WwW.SxTgedu.NET太谷教育信息网专注教育信息,涵盖范文,研究生,考研,本科大学,MBA,高考,成人自考,艺考,中专,技校,职业学校,高职,卫校录取分数,成绩查询,招生简章等信息

再来一篇
上一篇:高中化学四大原理,冷凝管高中化学知识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