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考研方面的内容由太谷教育信息网小编为大家分享:
2015历史学考研:古代史知识脉络梳理(47)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历史学专业课的复习需要考生把握历史脉络,统筹历史发展,将平行和交叉的历史时间和知识点捋清,把握好因果关系,这样才能够在脑中形成稳固的知识图谱,加深理解和记忆。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梳理中国古代史知识脉络,帮助考生筑建知识框架,为后续复习打好前奏。
下面请看2015历史学考研:古代史知识脉络(47)十、 辽、宋、金时期的文化
(一)理学
理学也称道学,是以理、道为哲学范畴,探讨“性命义理”的学说。理学以儒学为主,兼收佛学道学有关理论,从儒经出发探讨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起源、构成等哲学问题,是新儒学的一个学派。形成于北宋,兴盛于南宋,至明末清初衰落。
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1017-1073),道州(今湖南道县)濂溪人,世称濂溪先生,其学问也称濂学,他初步建立了一套探讨宇宙本源、万物生成、人性伦常等问题的理论体系,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与《通书》。《太极图说》奠定了理学的宇宙观,不过这一奠定之作却有剽窃之嫌,他只是将宋初著名道士陈抟(tuan)的《先天图》改头换面、颠倒秩序而已。不过,他好歹也经过自己的消化,还算不得太丢人。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康节,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迁居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代表作《皇极经世书》。他从太极的“一”开始,乘以简单倍数,递增为《周易》的六十四卦,构成一个宇宙图式。认为这就是宇宙万物构成的“道”,即天理,这种道是先天就有的,也存在人心中。
张载(1020-1077),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人,字子原,人称横渠先生,其学问也称关学。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横渠易说》、《西铭》。他对“气”有深入的论述,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气”,主张“太虚即气”、“理在气中”。他还指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高扬自己学术宗旨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了理学家最深沉的社会关怀,成为两宋学术中最令后人心仪的精神财富与思想资源。
二程:程颢(1032-1085),世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世称伊川先生,洛阳人,其学问也称洛学。周敦颐的弟子,有《二程全书》,他们的思想大体相同,但同中有异。程颢最得意的是提出了“天理”的命题;程颐对“理”作了深入探讨,与张载不同,他认为理在气先,天下只有一个理,“无人欲即皆天理”,确立了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并在这一前提下,说出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那句名言。程颐对理学的基本范畴如理、道、气、性等都有论述,直接影响了朱熹学说,从而形成了堪称理学主流的程朱学派。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江西人,祖籍徽州婺源,生长在福建建阳考亭,故其学问也称闽学或考亭学派。代表作有《朱子语类》、《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文公文集》。继承了张载学说,兼收其他学派,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以上是用天道解释宇宙、人性的一派――天理派。
理学内部也有争论,陆九渊(1139-1192),江西金溪人,世称象山先生,其学问也称陆学或象山学派。他的观点与朱熹不同,他把人的主观精神“心”作为宇宙本原,因而他的学派被人称为是“心学”,他不同意朱熹的心分为二的哲学,认为他将造成士人只重诵读古书而忽视主观精神的流弊。于是,他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的心学传至明代,经王守仁的发展,形成一个比较精致的哲学体系,世称“陆王心学”。
淳熙二年(1175),著名的学者吕祖谦为了调解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学术争执,出面邀请两派学者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名胜鹅湖寺召开学术讨论会,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会议主题是求知治学的根本方法。会上,双方形成了尖锐对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对事物进行刨根问底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九渊则认为读书不是成为圣贤的必要途径,要求圣人之道须先“发明本心”,因而不主张多做读书穷理的功夫――强调个人主观的作用。双方争论了好几天,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结果是不欢而散。但“鹅湖之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第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
宋代除理学外,还有司马光为首的朔(shuo)学(也称温公学派)、苏轼为首的蜀学和王安石的王学以及南宋浙东事功学派(又分三派: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所以过去把宋学等同于理学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宋史权威邓广铭先生指出,理学真正形成一个学术流派是南宋高宗、孝宗以后的事,而两宋还有很多不属于理学系统的其他新儒学学派,把理学和这些新儒学学派通称为宋学,才是名副其实的。
朱熹、陆九渊、叶适、陈亮是南宋四位思想家。
宋代理学有三个特点:
一、探讨义理心性为主,大都以“理”代表精神,以“气”代表物质,由这一对哲学范畴出发,探讨精神与物质、人类与社会的本源问题。抽象思辩能力超过了旧儒学(此前具体,过分注重实用),有了思辩哲学的风格。
二、提出了“一分为二”的命题,《朱子语类》:“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致无穷。皆是一生两尔。”提出矛盾的普遍存在和转化,试图揭示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问题,更具思辩哲学风格。
三、以论证伦理道德的合理性为目的。理气观、人性论等论述都是准备和前提,伦理纲常才是其论述的归宿。试图通过理学的探讨使自然道德化,又使道德自然化。
(二)史学
1.通史与当代史
陈寅恪先生对宋代史学有过很高的评价,他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宋贤史学,古今罕匹”,“有清一代经学号称极盛,而史学则远不逮(dai)宋人”。第一,大型通史性的著作有:(1)司马光《资治通鉴》,294卷,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纪事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止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北宋建立之前,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该书以“历代君臣事迹与治乱成败安危之际”为主要内容,对于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则很少记载,合史学与文学于一家,不仅史学有创制,有见识,文章也写得好,使人能有兴趣阅读。他还创立了长编法和考异法的记史方法,开出了通鉴学派的派别,使得宋人围绕他的书或者续做、或者改作、或者注释、或者论断,扩大了宋代史学家队伍,活跃了史学研究,丰富了史学内容。如:
《通鉴记事本未》,239篇,南宋袁枢著,属于改作派。《资治通鉴》按时间编写,常有一事分散数卷之中的问题,查阅不便,袁枢以类推例,改编为本末体。是我国第一部记事本末体历史著作。自此,本末体与纪传体,编年体并列。
《续资治通鉴长编》,520卷,李焘著,属于续作派。仿《通鉴》体例,续记北宋之事,原书已佚,后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2)《通志》,200卷,南宋郑樵著。“三通”之一(《通典》,《文献通考》)。分纪、传、略,其中“二十略”(相当于“志”)是全书精华,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等为此前所没有。
第二,当代史的编纂成绩突出。官方设置专门的史官分别编修实录、国史、会要等书籍,内容比前代同类书籍详细。私人编写的当代史书籍数量多,其中较为杰出的巨著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专记南宋高宗一朝之事。李心传还有《建炎以来朝野杂记》,40卷,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之补充。徐梦莘编《三朝北盟会编》,250卷,按年月纪徽、钦、高三朝宋代与金人交往的有关资料。
《宋会要辑稿》,500卷。清人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
2.方志
宋代特别是南宋地方志书大量出现,体例趋于完备,既有全国性的志书,也有地方性的志书。全国性的总志有四种,即乐(yue)史《太平寰宇记》,200卷;王存《元丰九城志》10卷,欧阳忞(min)《舆地广记》,38卷;王象之《舆地纪胜》200卷。
都市志二种: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0卷;吴自牧《梦梁录》20卷。
地方性方志十几种,主要有:范成大《吴郡志》50卷;梁克家、陈傅良《淳熙三山志》40卷;罗愿《新安志》10卷;施宿《嘉泰会稽志》20卷;高似孙《剡shan录》10卷;周淙(cong)《乾道临安志》15卷;潜说友《咸淳临安志》100卷等。
3.类书
宋代有四大类书:宋太宗时期:李昉等编《太平御览》1000卷、李昉等编《太平广记》500卷、李昉等编《文苑英华》1000卷;宋真宗时期:王钦若、杨亿等编《册府元龟》1000卷。此外还有《玉海》。
4.金石学
宋代学者还开辟了金石学这个新园地,把历史研究范围从古典文献扩大到古金石器物,当时的主要金石学著作有:欧阳修《集古录》10卷;吕大临《考古图》10卷;黄伯思《金史题跋》;赵明诚《金石录》30卷;洪遵《泉志》15卷;洪适《隶释》27卷、《隶续》21卷等。
宋代的史学名著还有欧阳修和宋祁的《新唐书》、薛居正等的《旧五代史》、欧阳修的《新五代史》等。
讨论:宋代史学的发达繁盛,原因何在呢?
(三)文学艺术
1.北宋的古文运动
继唐代韩愈,柳宗元之后,北宋文坛仍提倡文章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主将,还有王安石、曾巩、苏询、苏轼、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2.宋代的词
两宋时期,文学的主流是新兴的词。在宋代,由于封建租佃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源于民间的词遂占据了文坛的统治地位。宋代词人很多,创作的作品数量巨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柳永、苏轼、李清照等。柳永是北宋词坛上影响最大的词人之一。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风行一时。苏轼既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也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他的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雄浑博大的意境,表现出豪迈奔放的精神追求。李清照是南宋初年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以委婉含蓄、风格清新著称,为婉约派的代表。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志士。他的作品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愤情绪,对统治者的屈辱政策及百姓的生活疾苦都有深刻的描写。辛弃疾,也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志士和开一代词风的杰出词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词的豪放风格,吸取了丰富的民间语言,笔力雄健,风格多样,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宋金的话本小说和杂剧、戏曲
讲故事的底本叫话本,又演变为小说,说话即说书。宋代的话本《三国志平语》、《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一直有话本小说流传,到明代据以写成《三国演义》、《西游记》。
宋代的杂剧在唐代参军戏基础上发展的,参军戏只有一个主角一个配角,杂剧则多至五、七人,情节复杂了。但杂剧只表演,没有唱腔。
戏曲在宋代已有雏形。曲由一个人唱,用词的曲子填上话本中的内容来反复演唱,往往一首曲子要填很多首词,连起来演唱一个故事,是后代曲艺的前身,发展到后来,形成有角色表演的戏,主要在南方流行,称南戏,是近代戏剧的前身。
金朝的北方戏曲叫“诸宫调”。宫调即宫廷演唱的词曲,将几种词曲混合起来演唱,即“诸宫调”。著名的有《西厢记诸宫调》,前身是唐人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到元代王实甫写成杂剧《西厢记》。
4.绘画
花鸟画
人物画
北宋宫廷有翰林图画院,徽宗时发展到鼎盛,有大批画家在画院供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是描写汴京城市繁荣的写实画。
宋代绘画的时代风格:宋以前的绘画以色彩为主,宋代开始重视水墨画,从热烈转向深沉、成熟。绘画技法内容的精细,到宋代已达极致,不能再细了;所以转向追求韵味,抽象的色彩渐转向黑白了。
(四)科学技术
两宋时期科技方面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
1.三大发明
活字印刷术是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布衣毕昇用胶泥作活字,用火烧硬后排版,印完后拆开,又可排印其它内容。但不如雕版普及。
指南针,早在《韩非子》中已记载“司南”。宋代已掌握利用天然磁体进行人工磁化的技术,但利用磁极现象的,主要是方术家看风水修宅茔用,后也用来选磁铁,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地磁偏角现象,进一步完善了指南针技术,至迟在北宋末年指南针已经应用到航海。
火药和火器在宋以前已有之,主要是道家在炼丹中发现的。北宋时燃烧性、爆炸性火器已经大量制造、应用,北宋曾公亮《武统总要》记述用硝、磺、松脂木配制火药的方法。南宋发明了管状火器,如竹筒、铁管样式,称火铳,还有震天雷,霹雳炮等,表明火药、火器的制造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至于焰火、火炮已经成为节庆时候不可少有的喜庆之物了。
2.建筑学
李诫的《营造法式》34卷,根据其在将作监多年包括建宫台庭榭的经验而编,分名例,制度,功限料例,图样四部分,图文并茂,近人梁思诚有注释,是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李诚《营造法式》
宋代著名建筑有喻皓设计的开封“铁塔”,太平兴国时建,初为木塔,皇祐时被雷电击毁,改修时建成硫磺塔;高55米,呈黑色,故名。具有防震、防水、防雷的功能。
3.医药学
《开宝本草》比唐代医书所记药材多百余种。医学著作分科细,北宋杨康侯《十产论》,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是妇科专著;南宋人宋慈的《洗冤集录》讲法医验尸的方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司法检验专著。太医王惟一整理针炙穴位,著《新铸铜人俞穴针炙圆经》三卷,作为针炙教学用。
4.数学和天文学
元丰七年秘书省印《十部算位》(即唐代整理者),是第一次印行成套的数学专著。南宋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秦九韶的《数书九章》等著作,表明当时我国的数学研究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天文学家有苏颂,著《新仪象要法》,制“水运仪象台”,以水为动力,自动转,准确地再现不同时期的实际天体位置,被称为世界上另一架天文钟。
5.沈括和《梦溪笔谈》
北宋杭州钱塘人沈括著《梦溪笔谈》30卷,总结自古以来特别是宋代的自然科技成就,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理理、气象、医药各方面。书中主张以节气定日,以十二节气为一年,制定新历法《十二气历》;首先提出了河流沉积和侵蚀作用的理论;预见到我国石油藏量富丰。
作者沈括(1031—1095),钱塘人,北宋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政治家,曾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梦溪笔谈》这部科技文化史方面的巨著是他的代表作,因系晚年闲居润州梦溪园时撰写,故名。此书30卷、609条,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反映了沈括的渊博学识,汇集了当时的科技成就。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将《梦溪笔谈》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对于考研历史学的复习,考生需要寻找规律,加强知识架构建设。因为历史的知识很复杂也很混乱,需要考生捋清思路才不至记忆混乱。最后希望考生能够加强吸收理解,把握历史的脉络,掌握历史事实,贯通古今,争取为2014历史学考研打好专业课的基础,需要下载资料请关注【资料下载中心】,更多资讯同步尽在【太谷教育信息网】
热文精选:
4月考研专业高校人气排行榜 “二战”考研:你准备好了吗?
2015考研文科十大热门专业推荐 2015年考研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
课程推荐:
2015考研政英历史学全科签约联报班
2015考研历史学签约全程班
2015考研政治历史学签约联报班
【2015考研关注】
考研时间 | 考研报名 | 报考指南 | 院校信息 | 注意事项 |
考研动态 | 复习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资料 | 考研课程 |
2015历史学考研:古代史知识脉络梳理(47)
太谷教育信息网(Sxtgedu.net)专注教育信息,涵盖范文,研究生,考研,本科大学,MBA,高考,成人自考,艺考,中专,技校,职业学校,高职,卫校录取分数,成绩查询,招生简章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