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考研方面的内容由太谷教育信息网小编为大家分享:
心理学专业考研:社会心理学笔记(10)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考研的重要一部分,需要考生认真的去掌握。小编和广大考生分享社会心理学笔记,针对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为大家进行点拨,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下面我们来看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第三章 社会认知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一.社会知觉(第一步)
1.知觉活动的主体与客体都处于变动中,因此社会知觉是双向的。
2.婴儿早期对人的特定反应(微笑)有生物适应意义——有如动物的“印刻效应”,更是后天习得——即刺激反应行为(学习理论)。
二.社会印象
1、 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对人认知的第一印象:
◇ 刻板印象——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如“南方人”、 “北方人”、“日本人”
◇常见的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如商人就是唯利是图的、娱乐圈就是乌七八糟的。
◇ 晕轮效应——“一俊遮百丑”。外表充满魅力,其他无关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信息的先后及性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1) 信息的先后顺序的影响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近因效应——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阿希关于首因效应的实验
表明:最初印象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后继信息甚至不能使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社会知觉中既有首因(第一印象),又有近因。当同一对象的两种信息连续被感知到,首因起作用;如果是两种信息断续被感知,同近因起作用。
◇ 对首因效应的原因解释
? “注意说”: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因而印象也更鲜明、强烈;对后继信息,人们的注意会游离,从而使后继信息的影响作用下降。
? “习惯说”:人们习惯地按第一印象解释后继信息。
◇ 对近因效应原因的解释:
新的信息对原有印象产生很大的“不一致”冲击;对陌生人,首因效应明显;对熟悉的人,易发生近因效应。
2)信息的性质
◆社会特征
社会角色——预言其言行,确定其行为意义及行为的适当性。
◆心理特征
人们在交往中会根据对象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人进行归类(Rosenberg,1968)。
◇在人际交往中具有积极定向意义的心理特征:
人际关系特征:有帮助的,真诚的,宽容的,好交际的,幽默的;
智力特征:科学的,果断的,灵巧的,聪慧的,有坚持性的;
◇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消极定向意义的心理特征:
人际关系特征:不幸的,自负的,易怒的,令人厌烦的,不合群的;
智力特征:愚蠢的,浅薄的,犹豫的,不可靠的,笨拙的。
3、个人好恶估价是对人印象形成的主要依据——影响印象形成的主观因素
◆ 觉察者的情绪状态
◆ 投射作用——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投射作用使人们把自己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也具有的——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三、社会判断(略)
信息收集、取样、选择与综合、判断
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记忆上面的内容,把握好社会心理学的每一个章节重点要点,争取为心理学专业考研打好基础,赢得一个理想的分数,加油!
心理学专业考研:社会心理学笔记(10)
太谷教育信息网(Sxtgedu.net)专注教育信息,涵盖范文,研究生,考研,本科大学,MBA,高考,成人自考,艺考,中专,技校,职业学校,高职,卫校录取分数,成绩查询,招生简章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