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教育信息网资讯自考内容页

2023国防科技大学强基招生简章,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强基招生简章

2023-08-23 09:20:10自考484

太谷教育信息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志愿、大学报名入口、成绩查询、志愿填报、高考复习等相关文章,希望能帮助到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经批准,我校将继续开展2021年度基础学科试点招生改革(也称国防科技大学强基础工程),探索多维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志向远大的青年学生。专门培养兴趣和人才,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提供后备人才。

1、 招生目标及招生条件

湖南省、山东、河南、辽宁、四川、江西、贵州等省(市、市、区、江西、贵州等省),在2021年度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报名条件下,符合国家基础教育招生计划的要求。他们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专业兴趣强,有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高中毕业生将来想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都可以申请。除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条例》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与体检指导意见》的要求外,我校招收的优秀基金会的候选人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他们必须是新的高中毕业生;他们必须有资格参加学生的考试;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或者共青团成员;家庭历史和主要社会关系清楚,没有重大问题;身心健康,无严重急慢性疾病,无传染性疾病,面部及身体部位无明显缺陷,双眼矫正视力4.8以上,无色盲、斜视、眼病,听力、嗅觉、发音系统正常(身体状况以高考表为准)。

以下两类考生可申请在我校招生的省份设置强基础课程:

一班: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能力和表现突出的考生

这类考生必须在全国高中五科竞赛中获得全国总决赛一、二等奖。五届全国中学生竞赛的题目是: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数学学会主办)、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国物理学会主办)、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国化学学会主办),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主办)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获奖资料来源于中国科协公布的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获奖学生名单 )服从于。

2、 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1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校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安排2021年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1)和物理(070201)招生。“3+3”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应选择物理作为主修科目,“3+1+2”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应选择物理作为首选科目,未实行“3+1+2”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应为理科生;进入学校后,所有考生都将英语作为公共外语教学的内容。

2综合考虑各省考生数量、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需要,我校确定无军籍本科生强基计划分为省级计划和专业计划,计划单列。省级及专业招生计划登录报名系统查询。

3、 登记方法和选择程序

登记时间和方法

从4月8日至30日,考生可以登陆国防大学科技基金雄厚的基金注册平台(网站: )按照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申请我校“强基础工程”的考生不能同时申请其他大学。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注册确认书

6月10日至20日,考生必须在报名平台上确认并签署承诺书。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或签署承诺书的,视为放弃。

入围入学考试办法

6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公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并签署承诺书的考生中,为第一类考生,根据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根据学校省级招生计划数的3倍,确定各省考生名单(最后一名成绩相同的考生全部入围),并公布入围标准。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必须达到本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本省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第二类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达到本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省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学校评估

学校评估(包括笔试、面试、体能测试)将于6月底7月初进行(不迟于7月4日,具体时间另行公布)。面试专家介绍,考生“双随机”抽奖方式,全程考试录音录像。

1笔试科目为数学、逻辑学、古典物理基础(每科150分,总分300分)。面试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人文素质、学科特长、科学思维和创新潜力五个方面,每个方面30分,总分150分。在思想品德项目中得分低于18分的考生,如果不通过学校考试,将被淘汰。

2我校将组织专家组对考生综合素质档案进行盲评。专家组将根据高中生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及其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对他们的学业成绩、学业奖励、参加课外研究或学习情况、创造性/创造性/创新性成绩、体育特长等进行分析,对参加社会工作/社区活动/社会实践/志愿公益活动、综合奖励和优秀事迹个人陈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纳入面试结果。

3体能测试项目包括50米跑、立定跳远、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高三年级相应项目的规定,考生三次体质测试的平均分必须达到60分。不参加体检的考生将被视为放弃我校基础基金项目的录取资格。

录取方式

1综合得分换算方法

考生综合成绩按高考、笔试、面试成绩的比例折算。

考生综合得分=高考加权总分*85%+(高考笔试成绩+高考面试成绩)*n*15%(n系数=生源省高考加权总分/高考满分)检查)。

高考加权总分是各单项科目的加权总分

加权高考总分=(高考数学成绩+高考理科综合成绩(高考物理成绩为高考改革省份))*120%+高考其他单科总分* 100%.

2确认录取名单

根据考生的意愿和相关省份的强项计划的招生限额,所有被列入高考成绩的考生,都要根据综合评分从高到低(分数为第一),在强基础课程中预先录取考生和专业(同一综合评分的考生)与高校的加权总分进行比较。入学考试,依次为学校入学考试笔试成绩和学校入学考试面试成绩)。

根据招生计划,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强基础计划》入院名单,并报省招生办审批,办理招生手续。

7月上旬(具体时间根据工作进展情况确定),我校公布了录取名单,公布了录取标准。已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后续高考;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省内后续批次的志愿录取。

4、 培训计划

定期评估和动态进出机制

1本科阶段。强基班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末定期考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退出,回到普通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整强基班:连续两学期综合排名低于该班5%的;符合学籍管理要求的。在第三学年开始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鼓励他们攻读该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并对毕业设计进行预研;第三学年结束时,取得博士学位直接授予资格的学生将确定研究方向和导师,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

02,硕士和博士阶段。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2.5年。因故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学习期限,但不得超过0.5年;全日制博士生的基本学制为三年。因故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期限,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年。

本科、研究生、博士生衔接培养计划

1课程衔接:从第三学年开始,按照“一人一案”的原则,指导学生设计本科、研究生、博士一体化课程。他们可以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他们的学分将在研究生阶段得到认可。

2项目衔接:在本科第一学年开学时,发布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案例项目,鼓励学生自由申请,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科研和创新能力。从第三学年开始,每学期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导师组牵头的重点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工作。取得博士生直接学位资格,就是确定研究生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初步确定研究生项目。

3本科、硕士、博士衔接:符合毕业学分要求的学生可申请硕士学位;硕士阶段成绩突出的,可以通过“申请评审”等方式为博士生学习。

激励机制

1实行学分制和个性化培训。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学分制和兴趣引导,学科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按照“一人一案”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学生提前完成课程。学分构成符合毕业要求,允许提前毕业,提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分班、小班教学。构建由普通课程、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组成的新课程体系。汇聚国家教学团队,创新构建“教、学、管、创”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一支以国家/军队名师为首,热爱学生、知识面广、管理能力强的高水平班主任队伍。

3导师指导。每个学生配备由博士生导师、青年骨干和管理专家组成的导师组,及时沟通解决他们在课程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4开放教育和联合教育。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和教师进行教学、讨论和参与学生的教学和指导。他们以联合培训、暑期学校、短期学习、国际学术活动等形式,分批送往国内外一流大学学习交流。

5科教合作,协同创新。建立优秀学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机制。在第一学年开始时,出版了相关科目和跨学科个案研究,鼓励学生自由申请。从第三学年开始,每学期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导师组牵头的重点科研项目,提前接受科研实践,实现前沿课题、一流导师和优秀学生的有机结合。

6设立特别奖学金。奖励相关专业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优秀的学生。

5、 其他说明

1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信息平台,省教育行政部门将向学校提供考生电子综合素质档案。没有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考生所在中学将在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下,提供中学校长签署的综合素质档案。

2在高校考核中作假综合质量档案或者作弊的考生,将被取消对强基础项目的登记、考试和录取,并将相关信息报送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暂停其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三年。已入学者按教育部和我校有关规定取消,毕业后发现者取消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中学要认真核实发放的材料。如有欺诈行为,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

3进入健壮基金项目的考生不允许在本科阶段更换专业。

4选拔考试期间,考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由本人承担。入围学校考试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差旅费和住宿补贴。

5学校没有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础”课程的考试招生等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

6学校评估工作计划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进行调整,届时将进一步通报。

6、 监督保障机制

1在国防科技大学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国防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在实施本章的过程中,我校实行了招生计划公开、选拔方式公平、录取标准公开。

2我校将对录取学生的入学资格进行复审,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国防科技大学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由国防科技大学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监督。

7、 咨询方式

地址:湖南省长沙国防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编:410073

强基项目咨询电话:

湖南省考生咨询吴老师(13975119858);

山东省考生咨询王老师(13786198466);

河南省考生咨询钱老师(13975186320);

辽宁省考生咨询刘老师(13973118440);

四川省考生咨询侯先生(13357224946);

江西省考生咨询余老师(15111053730);

贵州省考生咨询唐老师(18073156674);

邮箱:zsb@nudt.edu.cn

国防科技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 or

国防科技大学纪委:0731-87000711或15337866234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高考网

国防科技大学“强基础”专业招生与培养方案解读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经教育部批准,我校计划在2021年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1)和物理(070201)两个专业的考生,选拔具有较强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学科才能和吃苦耐劳精神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项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提供后备人才。

1、 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1)

国防科技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起源于哈尔滨军工时期陆庆军、孙本旺先生领导的高等数学教授职务,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军事特色。60年来,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特别是国防科技战略,为我国导弹航天测控、装备测试与鉴定、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密码学和信息安全等领域。我们始终坚持“问题驱动应用数学”的研究特色,围绕国防科技核心数学理论与技术开展学科和科研方向建设。在高精度数据处理和大数据分析、高性能计算平台的高效数值算法、复杂系统建模、装备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等领域,编码密码的数学理论及其应用已形成显著优势,培育了学校系统科学和应用统计一级学科,培育了智能战争数学理论、数据驱动复杂系统理论等前沿学科,以“一方变一军”为代表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我校数学学科涵盖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控制论等五个二级学科。它将系统科学与统计相结合,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国防应用紧密结合、前沿探索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有机统一、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互补的鲜明特色。所属数学学科和系统科学学科有权授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湖南省一流的重点学科和“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国家级数学公共课教学团队、军事密码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数学尖子生培养基地。共建湖南省应用数学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组“百亿次计算机关键技术研究”。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数学被评为B+,系统科学被评为a+。

学校数学学科和科研平台一流,科研实力雄厚。紧紧围绕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重大需要,立足数学本源,积极开展国防科技攻关研究,为我国装备发展攻关和检测鉴定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承担国家重大专项、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器装备研制重大/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等国家科研项目;承担了第二代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国家重大专项建设任务,解决了装备系统高精度数据处理、卫星定轨、星载压缩传感等一系列关键问题;采用了几种新的密码算法,保证了军用密码的安全性;作为国家创新小组的主要成员,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空军、航空部队、陆上航空基地等,取得了显著的国防效益。

学校数学学科传承哈尔滨军工“数学霸王班”精神,拥有雄厚的教学队伍和卓越的声誉,构建了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坚持德育育人为战,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拥有国家级名师、国家级模范/优秀教师、国家百万人才工程一、二级人选,拥有国家优秀青年教师等一批人才一流教师。我们将继续开放学校,拓宽国内外交流合作渠道。选派研究生赴国外著名数学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和学位学习;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保持长期合作交流关系,签订校际交流协议,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毕业设计、联合培养、攻读学位,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本科生在国际国内数学建模、数学竞赛、密码学挑战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特等奖6项,一等奖200余项。毕业生中,10余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00余篇优秀博士论文和一等功,20余人入选国家优秀/优秀青年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军创新人才工程拔尖人才、中央军委科委/装备发展司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洪堡学者等。

学校数学学科与系统科学学科相结合,集合了国防科技大学信息学科群和航空航天学科群的优势,突出国防科技重点领域的要求,如人工智能技术、导弹与航天、高性能计算、新概念武器、大数据分析等,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国防大学科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坚强基础”课程旨在培养顶尖的国防科技人才、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优秀的数学应用能力,将长期坚持不懈地攻克国防科技重点领域和国家重大需要的关键问题。

2、 物理(070201)

国防科技大学物理专业起源于“哈尔滨军工”时期的原子工程系,具有深厚的专业积淀和鲜明的军事特色。六十年的传承,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特别是国防科技战略,为我国相关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围绕国防高技术武器和新概念武器的基本原理开展专题研究。在信息技术、极端条件物理特性、聚变能、激光原理与应用、新概念武器等方面形成了显著优势,培育了核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一流学科。物理学科涵盖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声学等二级学科。建立了以“信息物理”和“高能密度物理”研究为基础的学科方向和人才培养体系,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等紧密结合,开展了聚变仿真、量子技术、纳米科学、智能芯片、空间探测、信息光学等前沿科学研究。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军事应用紧密结合、前沿探索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有机统一、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互补的鲜明特色。我校物理学是ESI前1%的学科之一。拥有物理学博士学位、博士后流动站、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学科、湖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的授予权。在第四轮国家学科评估中,物理学科科研水平排名第11位,是湖南省唯一获得B+以上成绩的物理学科单位。

学校拥有一流的物理平台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共建国家“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1个,军、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核、生化、防灾”、“高性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并入选国家优等生培养计划2.0基础学科基地,“信息物理与高能密度物理”军事重点实验室是全军唯一开展基础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强场超快、量子信息、微纳光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建立了世界一流的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安全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航天“921”等重点项目,863高技术计划、武器装备预研和模型工程等,先后在《物理评论快报》、《自然》、《自然物理学》、《自然光子学》、《自然通讯》、《天体物理学杂志》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研究成果在我海军亚丁湾护航、天拓二号卫星姿态测量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研究的原子参数数据已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

围绕量子技术在国防领域的潜在应用,学校聚集多个学科,建立了量子信息跨学科中心;开展物理与核技术深度融合,建立联合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实现军民融合和资源共享。我们与国际知名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开展联合教育和人才交流。学校物理系实力雄厚,人才培养成果突出。拥有一支国家级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队伍,拥有杰出院士、优秀青年学者、国家级名师等15名各类国家级人才,拥有国家级“数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拥有4门国家级、湖南省优秀网络公开课和一流课程,获得国家级、湖南省、军队教学奖励20余项。本科生在国际国内各类竞赛中获金奖、银奖40余项,每年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或提名6篇,全军(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8篇。毕业生中有4人成为院士,20余人入选国家人才计划;10余人成长为将军,10余名毕业生先后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国防科工局、北斗办等单位担任过总设计师、总工程师、总指挥、总科学家等职务。

学校物理学科立足于军队唯一的物理学科,集合国防科技大学信息学科群和航空航天学科群的优势,专注于高端芯片和软件、量子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需求,重点研究通信技术、新材料、聚变能源等国防科技重点领域,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物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国防大学理工科大学物理基础雄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决心投身国防的顶尖科学家和科技领袖,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突出的发展潜力。具有丰富的科学素养和一流的科学批判能力,运用前沿知识解决未来国家重大战略方向和国防科技重点领域的实际科技问题。

3、强基础人才培养模式

1定期评估和动态进出机制

本科阶段。强基班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末定期考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退出,回到普通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整强基班:连续两学期综合排名低于该班5%的;符合学籍管理要求的。在第三学年开始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鼓励他们攻读该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并对毕业设计进行预研;第三学年结束时,取得博士学位直接授予资格的学生将确定研究方向和导师,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

硕士和博士阶段。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2.5年。因故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学习期限,但不得超过0.5年;全日制博士生的基本学制为三年。因故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期限,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年。

2本科、研究生、博士生衔接培养计划

课程衔接:从第三学年开始,按照“一人一案”的原则,指导学生设计本科、研究生、博士一体化课程。他们可以提前选择研究生课程,他们的学分将在研究生阶段得到认可。

项目衔接:在本科第一学年开学时,发布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案例项目,鼓励学生自由申请,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科研和创新能力。从第三学年开始,每学期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导师组牵头的重点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工作。取得博士生直接学位资格,就是确定研究生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初步确定研究生项目。

本科、硕士、博士衔接:本科阶段达到毕业学分要求的学生可申请硕士学位;硕士阶段成绩突出的,可以通过“申请评审”等方式为博士生学习。

3激励机制

实行学分制和个性化培训。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学分制和兴趣引导,学科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按照“一人一案”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学生提前完成课程。学分构成符合毕业要求,允许提前毕业,提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分班、小班教学。构建由普通课程、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组成的新课程体系。汇聚国家教学团队,创新构建“教、学、管、创”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一支以国家/军队名师为首,热爱学生、知识面广、管理能力强的高水平班主任队伍。

学术导师全程指导。由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国家/军队教师教授基础课程。每个学生配备由博士生导师、青年骨干和管理专家组成的导师组,及时沟通解决他们在课程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开放教育和联合教育。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和教师进行教学、讨论和参与学生的教学和指导。他们以联合培训、暑期学校、短期学习、国际学术活动等形式,分批送往国内外一流大学学习交流。

科教合作,协同创新。建立优秀学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机制。在第一学年开始时,出版了相关科目和跨学科个案研究,鼓励学生自由申请。从第三学年开始,每学期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导师组牵头的重点科研项目,提前接受科研实践,实现前沿课题、一流导师和优秀学生的有机结合。

设立特别奖学金。奖励相关专业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优秀的学生。

4保障机制

组织保障

设立领导小组为专项工作的坚强基础工程。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科研学术处、合作交流处、研究生院主要领导为组员。负责坚强基层重大问题的审议决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建立坚强的基础规划专家委员会。邀请国内外一流学者担任委员会委员,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机制建设、过程评估和评估,为数学和应用数学和物理专业奠定坚实基础。

资金保障

要设立专项资金,确保计划的实施。主要用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和学生合作交流。

政策保障

从本科三年级开始,选择硕士或博士直接培养对象。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秀、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支持的项目,将部分优秀学生送出国联合培养,部分学生全额资助到世界一流大学学习。

wWw.Sxtgedu.Net太谷教育信息网专注教育信息,涵盖范文,研究生,考研,本科大学,MBA,高考,成人自考,艺考,中专,技校,职业学校,高职,卫校录取分数,成绩查询,招生简章等信息

再来一篇
上一篇:2021信阳二高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信阳十高2021录取分数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