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云课堂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儒林外史》读后感1800字
三周近20个小时,哪怕是走马观花,也让人有话不吐不快。毕竟花出去的时间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也得留点痕迹。
这是一本很长的书,长到历经元末至明朝中期;这也是一本很宽的书,两湖两广江浙川陕无所不包。每逢瓜子上手,茶水入肚的时候,满脑子闹得全是说书人说得最精彩的画面。可惜的是,瓜子得论斤来称,茶水得按桶来算——说书人的故事多得是精彩,我有什么法子?
未读之前因小时候读过的《吴敬梓小传》便知道,此人才财双全,无奈不善经营以至于财散才聚,写下了《儒林外史》。儒林者,群像也;外史者,别于正史也。因小学课本范进中举、严监生点灯的故事,《儒林外史》对八股取士制度下呆木文人的讽刺也成为了读此书的指导思想。可是,读完才发现,此书涵盖面之广,远不止讽刺一途。
鲍文卿,戏子出身,知正义救向知县,晓义理不为钱谋私,通人情待养子如亲生;萧云仙,除暴明月岭,智夺青枫城,巧治战后事,勇猛如斯,为民如斯;凤四老爹,行走江湖凭侠义,扶危济难显气度。他们每一个人都没有位居高位,但他们每一个人在吴敬梓笔下都那么鲜活生动。全书涉及人物多达九十一人,唯有他们因为坚持原则让人印象深刻。于吴敬梓而言,他们不该是被讽刺的对象。除此之外,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王玉辉劝女赴死全其烈女名。若说周进哭考场,范进中举反成疯讽刺的是八股取士之制,那么王玉辉之事则让人深感封建礼教之残酷。由对文人的讽刺到对封建卫道士的揭露,从讽刺这个先入为主的思想出发,我想,吴敬梓探讨的问题已经深入到封建制度腐朽的根源上了。
突然想起近两年,类似于读这本书而拉出如此长时间的情形已经不多见了,更何况此书中生僻字多,文白夹杂,所以只能通晓大义而不能深入。如若没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作祟,当磕瓜子喝茶成了读下去的唯一动力时,人就难免会梦一梦周公了。在周公的指点下,我总是不自觉地让自己成为了那九十一人中的一个,也总是不自觉地便将周围的人代入其中做了那九十一人的朋友。
虽是外史也是史,就算吴敬梓借口传话,那话也是从他笔下的人物嘴巴里说出来的。所以,九十一人之群像终究也类似于《清明上河图》之群像,好坏全靠看官。进入角色之后,我很是理解周进进考场会哭的心情,卑微的,期望的,不甘的,无奈的,各种心情的齐聚,只要在今天多进两次高考考场也就全都明白了。所谓讽刺,不过是将不那么正常的东西用正常的态度讲述出来罢了。周进的故事在周进的世界和在我们的世界有什么区别呢?鲍文卿和儿子帮包大人监考的时候看到的抄袭之群象在他们的世界和在我们的世界又有什么区别的呢?范进一把年纪了,疯了不过就是习惯了不中,突然中了不适应而已,跟现如今的高考、驾考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看来,既然吴敬梓笔下的世界跟看官的世界不无太大区别,也就谈不上讽刺,最多算是描述现象而已。
人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虽然我的观点无法替代所有看官的观点,但是无法替代不代表对错。周公告诉我,这个包容万象的大世界有大世界的规则,我们每一个人所代表的小世界有小世界的规则。因为在每个小世界中个体本身就是主角,所以小世界的规则通常是主角一个人说了算。范进的世界规则跟你的不一样,那么范进发疯就是吴敬梓在讽刺八股取士之制;反之,则是吴敬梓在对范进表示同情。如果这是一道语文试题,或许还会有第三种答案:前述两者兼具。可是人生不是一张试卷,按“存在即合理”,正直无私是一种活法,坑蒙拐骗也是一种活法,明面上兼顾礼义廉耻背地里溜奸耍滑也是一种活法。每个小世界的不同应当就是大世界的生动与从容。这应该就是《儒林外史》这九十一个人存在的意义,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木心曾有诗言:“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是不是就是他的通达跟这个大世界的从容融为一体了呢?
看在消灭了众多瓜子和当了三周水桶的份儿上,吴敬梓描写现象时所表现出来的小说家的本事也足以显现他的世界的精彩。由王冕始,周进带入,一个人物接着一个人,看似每个人都不想干,实则每个人都隔了一个人或两个人相识。如若不是时间跨度的问题,相信最后一个人的故事定又会回到周进上来。因为是史,所以吴敬梓最终也只是整理出这九十一人榜并且告诉我们:时间不会停止,这世界不会结束。
大千世界自来妙,无尽史书任逍遥。《儒林外史》,后会有期。
云课堂(www.e-laoshi.com)研究生,考研,本科大学,MBA,高考,成人自考,艺考,中专,技校,职业学校,高职,卫校录取分数,成绩查询,招生简章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