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考查形式:
1.在语文知识基础知识与能力运用部分选取一些与疫情的相关报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非典、科学防范非典。
2.在现代文阅读部分,有关非典病毒疫情,在实用类文本和论述性文本阅读中涉及。实用类文本多涉及医学领域的科技文献,论述类文本多涉及评论或新闻报道。
3.在作文部分,既有围绕战胜疫情的主题命制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有选择倡议书、感谢信等应用文体。弘扬中华民族战胜疫病的勇敢精神和科学态度。
具体考查试题形式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一、辨析题型
例1,2003天津中考根据情境限制,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今年4、5月份,SARS病毒突然袭来。为最终战胜病魔,我国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在积极谋求国际台作的基础上.废寝忘食,日夜攻关,所取得的_________为世人瞩目。
A.成果B,结果C.后果D.结局
〔解析〕本题以赞扬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为主旨,意在考查学生辨析词义的能力。分析所给定的四个词语,应选“成果”。
二、修改题型
例2,2003连云港中考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有误,请把它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目前,①研制出抑制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还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②就要求我们发扬和衷共济这一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传统美德,③激发广大生物、医药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群策群力,④尽早研制出便捷的检测方法,开发出一整套检测系统,以遏制“非典”疫情的蔓延。
第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段修改的语料涉及到“非典”中的人或事,均持褒扬态度。①改为:研制出有效抑制冠状病毒的疫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或删除“有效”);②改为:就要求我们发扬和衷共济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改为:尽早摸索出便捷的检测方法(将“研制”改为“探索”、“寻找”、“总结”等也可以)。
三、科普类阅读题型
例3,2003南通中考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对应试题。
生物细胞是病毒的“家”
①什么是SARS致病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是病毒,而不是细菌或衣原体。这就是各种抗菌素对此病无效的原因。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它比细菌、衣原体的组成简单得多,仅由一个蛋白质外壳和包在其中的遗传物质核酸分子DNA或RNA组成。而细菌是完整的单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染色体,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脂多糖、蛋白质、DNA和RNA核酸分子等。衣原体的结构类似细菌,但比细菌稍小。细菌的大小通常为0.5到5微米,衣原体为0.3到1微米,而病毒比最小的细菌还要小100多倍。在生存能力方面,细菌能在自然界独立存活并繁殖;衣原体虽能在自然界存活,却必须进入被感染生物的细胞后才开始繁殖;而病毒却在自然界中无法独立生存,它们需要在活细胞中过寄生生活,并依靠所寄生的活细胞的代谢才能复制扩增。因此生物细胞是病毒的“家”,在许多情况下,病毒与宿主能够共存,不会引起明显的疾病。
②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的名称来源于此类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出的一种花冠状外围的形态。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疾病,最典型的是通常于冬季或春季在人群中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冠状病毒还有引发胃肠道感染的可能性。在动物中,冠状病毒会引起啮齿动物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猪的胃肠炎。冠状病毒颗粒的大小为60—220毫微米,这就是预防SARS需要戴12层以上的厚口罩、杀灭SARS病毒需要选用能使蛋白质和核酸分子失活的消毒剂的道理。
选自2003年5月7日《大河报》,有改动
1.选出填入第2段括号中最哈当的词语。
A.出现B.表现C.呈现D.浮现
2.选文第①段从以下两方面将细菌、衣原体和病毒进行比较:
(1)从_________方面(2)从_________方面
3.作者将生物细胞比作病毒的“家”,是因为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根据上文,可以推测第①段中的“宿主”是指_____。
5.在防“非典”期间,假如你母亲去超市购物,准备戴—个只有6层纱布的口罩,你如何劝说她戴上12层纱布的厚口罩?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提示:①说明理由时可用文中的原句;②说话要得体;③不超过40字。
〔解析〕1.C2.(1)大小(2)生存能力
3.需要在活细胞中过寄生生活,并依靠所寄生的活细胞的代谢才嫩才能复制扩增。
4.病毒所寄生的活细胞。
5.答题要点:①讲清理由“病毒比最小的细菌还要小100多倍”,或“冠状病毒颗粒的大小只有60—220毫微米”;②称呼,应将书面语“母亲”换成口语;③语言简洁。
四、拟写题型
命题人给定范围,要求学生拟写出简洁、明了的短语,或写广告语,或写留言,或写电视字幕。如:
例4,2003山东中考用一句话为“抗击非典”宣传活动拟一则公益厂告,至少用上两个成语。
例5,2003宿迁中考读下面这则消息,请你写一条电视滚动字幕以辟谣,不超过30字。
读5月17日《江苏科技报》报道:来自ⅹ×市公安局的消息称,5月6日该市一些地方“硝烟弥漫,鞭炮声不断”,原因是该市盛传着这样的谣言:某县医院产下一“神婴”,该婴坠地即说:“燃放鞭炮,可防治非典。”谣言一出,一些盲目恐慌的人纷纷用电话、手机等四处告知亲友,一时间,诚市部分地区群众抢购炮燃放,以“炸走”“非典”。
〔解析〕“非典”流行期间,有极少数人造谣、传谣,人为制造恐慌气氛,致使缺乏科学知识的少数人盲目恐慌,还有极少数干部和医护人员因害怕“非典”而擅离职守,给防治“非典”工作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宣传科学的防治方法,引导人民理智地对待“非典”;号召人民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树立正面形象,宣传抗“非”英雄的事迹,在那时显得非常重要。
这二题就是围绕这些主题拟就的,例4答案如: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表共济,必将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例5如:①鞭炮岂能炸“非典”,防“非”只能靠科学。②“神婴”之说纯属谣言,防治“非典”须靠科学。③战“非典”不靠科学靠“炸鞭”,纯属谣言。④”神婴”之说纯属谣言,信谣传谣扰乱社会,属违法行为。
五、分析题型
例6,2003湘潭中考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去“非典”的日子里,有少数人却接机哄抬“防非”物品价格,坑害百姓。如果你是一名记者,请就此事发表看法。字数在100-150之间。
例7,贵州中考抗“非典”引发了人们的一些深思,你是怎样想的,读读休的见解?
〔解析〕“非典”流行期间,少数人不顾人格哄抬物价,制或售假、劣防“非”产品,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例6题中命题者就聚焦这一主题,请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就少数人的行为发表看法,这是一道非常切合时代意义的题目。记者能主持正义,敢于讲真话,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客观上就把学生置于正义的立场,这一身份的变化,就把学生推到了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角色上,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气、勇于讲真话的良好品质。例7让学生针对“非典”发表看法,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检测了学生的思想水准。可从环保、卫生、习俗等角度谈,只要是对抗”非典”所引发的联想,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