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教育信息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志愿、大学报名入口、成绩查询、志愿填报、高考复习等相关文章,希望能帮助到您!
随着高考录取工作的全面铺开,不少省市已经发出了第1封高考招生通知书,此时大学新生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状态又出现了。
有一些考生由于志愿填得比较好被大学顺利录取,有的学生由于在填志愿的时候没有填得好,所以导致在第1批志愿当中没有被录取上。
这时考生的档案就处于自由可投的状态,当考生的选择与院校的选择不相一致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少招生院校都要进行征集志愿的情况。
征集志愿其实就是为了给在第1次志愿填报当中发生小小失误的考生再一次被大学所录取的机会,所以征集志愿要特别地去把握好,如果征集志愿没有把握好的话,那有可能就会失去读大学的机会,或者说只能从本科去读专科。
如果是在分批次录取的地区,可能就会从本科一批到了本科二批,或者是从本科二批到了本科三批,这对于本来分数线已经达到了本批次录取要求的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也是已经令人感到惋惜的事情。
那么在征集志愿填报时应该如何把握好呢?应该如何确保征集志愿的成功率呢?我认为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如果想要被一所大学所录取,那么此时就应该要降低自己的目标期望,尽可能地填报保底的志愿,才能够被大学所录取。
众所周知,征集志愿本来就是各大高校的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或者说发展水平不是很高的大学没有完成招生计划他才会有征集志愿。
此时已经是没有太多的选择了,毕竟每一个大学的每一个征集志愿的专业,他征集的计划都不会很多,大概就是1~2个,最多也就不到10个的样子。
因此,其实每一个专业的征集志愿所招录录的人都比较少,而且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除非是该校在某个地区的录取爆冷了,否则的话是绝不可能出现有知名大学的这种情况。
所以根据征集志愿的这一特点,要量力而行尽量选择保底的专业和保底的院校,争取先考上了大学再说。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主要是因为如果在征集志愿时你还要提专业的要求,还要提院校的要求,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再满足你的这些条件。
毕竟在第1次志愿投档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进行了一次大的选择,已经在很大的范围内做出了一次选择,而在这一次大的范围内都没能满足你的要求,那可想而知在征集志愿时也不会有太多的选择,可供你挑选。
此外如果在征集志愿当中还没被录取的话基本上,那就意味着你的专业选择要求过高,有可能录取的层次由本科到专科,或者只能选择去复读。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你本身没有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的话,其实这样的打击是比较大的。
尤其是从本科批次降到了专科批次是非常让人难以接受的,本科再不好他也是本科,专科再好他毕竟也是专科。
本科和专科它是有本质上的不同,而且也在未来发展、社会地位、工作就业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
之所以没人愿意读专科,大家都不想走职业发展路线,就是由于专科与本科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了,随着今后学历要求的越来越高,读专科必须要在三年之后申请专升本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否则以专科的学历想在社会上谋生的话或者说取得好大的成就的话难度相当大的。
另外对于没有做好复读的同学来说,如果在第1次征集志愿时仍然没被录取成功的话,那就不得不面临着要复读的境地。
虽然复读是不少考生的一个选择,但是复读也有诸多的弊端和劣势,毕竟复读他也不是适合每一个人,他是必须要求有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心态。
否则的话,不仅不利于你在下一次高考当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反而还会影响个人的心态,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
所以无论如何,在征集志愿填报的过程,都要遵循保底的原则,已被录取上为目标来进行征集志愿的填报。
无论被录取的学校或者说被录取的专业是怎样的,首要的是要先确保好被录取了再说,录取了之后到了学校以后再根据相应的情况来申请转专业或者转学这都是可以的。
就像前不久,一名在清华大学学习的学生转学到了电子科技大学,这也是可以的。
所以先要确保成功上岸再去考虑后续的事情,这是征集志愿填报过程当中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征集志愿填报时尽量选择本省市区的招生院校,这样成功上岸的几率会更大。
大家可以去查阅一下每一年度征集志愿计划的投放情况,一般来说征集志愿计划投放的最多的都是本省区市的招生院校,尤其是本省区市的民办本科院校和新设立的本科院校往往投放的征集志愿的计划就非常多。
相比于外省学校的一个两个的这种征集志愿计划,本省的征集志愿计划那是非常多的,可供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
有的人看到这里可能心里在嘀咕,是不是建议读民办本科或者说读新设立的公办本科院校?
其实无论是民办本科还是新设立的公办本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可能就是发展起步的时间比较晚,整体的综合实力还比不上其他的一些老牌本科院校。
但是这些学校有一个好处,就是他的招生计划非常多,可供选择的专业也还比较多,在同等条件下面,去外省学习可能只能读一般的专业,如果是在本省那还可能学到一些比较好的专业。
从专业选择上来讲,如果是到了征集志愿这个阶段,本身参加征集志愿的学校的整体的实力都不如第1批次所录取的学校综合实力那么强。
当大家都处于同一个层次的发展水平的院校时,我们再去选择院校其实就没有太大的必要,应该更多的是关注专业。
所以在征集志愿时,要把专业的优先放在院校优先之上,先把专业选好再去考虑学校的发展水平。
比如说一个省属重点本科的市场营销专业和一个省属普通本科的机械工程专业,那肯定在选择的时候就是选择这个机械工程专业,而不是选择市场营销专业。
毕竟机械工程的专业要远远比市场营销的专业性要强,今后在社会上能够立足的不是学校的牌子有多响,而是你所学到的能力有多强,能力是决定你走得多远的关键因素。
而学校只是引入你进入这个门的基本前提,当你的能力足以掩盖学校的劣势和不足的时候,此时用人单位他首先看到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你的出身。
所以选择一个好的专业,远比选择一个好的大学要更强,况且现在高校之间的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是日益激烈。
可能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就是一个轮回,有可能你现在进去的还仅仅只是以学院命名的大学,可能你三年之后或者四年之后学校就已经升格并更名为大学。
这种学校比我努力系列经常在上演,经常在发生,但是唯独他的专业不会随意地去改变,他的专业所决定的发展历史不会改变。
在这种条件之下,选择了一个优势的专业,就意味着你与这种优秀所一直同向同行,这是在征集志愿填报时需要把握的第2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三,在征集志愿填报时要与招生院校取得联系,并且多听取一下招生院校相关老师的意见建议。
其实在高考录取过程当中,不仅考生及家长非常紧张,而且高校招生部门的人员也是非常紧张。
因为招生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基本前提,一个学校只有完成招生计划,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来选择和报考,那么学校的发展才能够得以持续。
如果一所学校接连几年专业计划都完不成,都需要征集志愿,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学校的持续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毕竟人们所看到的是你学校有计划没有完成,而不是看到你学校背后有多努力,你学校发展水平再高,你自认为学校综合实力再强,也抵不过你完不成计划这种社会影响。
所以每一所学校都希望能够完成招生计划,完成国家所规定的计划任务,毕竟这个招生计划完不成可能会影响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的投放,也会影响学校的持续发展。
所以在征集志愿时,其实考生是完全可以跟学校来进行沟通联系的,沟通联系的一个好处就是清楚学校目前该专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所录取的相关要求,可以对此有做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一个选择。
虽然现在的高考志愿投档模式都是计算机根据分数来进行自动投档,但是在这其中如果能够与招生院校取得联系的话,可能更有利于你的志愿的选择和专业的录取。
毕竟到了征集志愿这个阶段,每个学校由教育考试院投过的档案都不会很多,数量都比较少,那么此时征集志愿投档时仍然是按一定的比例来进行投放。
其实是框定了一个范围,比如说有10个征集志愿计划,可能就会有12个人被投档过来了,那么此时,其实招生院校的自主选择权限是比较大的。
如果你事先有沟通,在招生院校的招录人员身上留下了印象,那么很可能在录取的时候就占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最终能不能够录取还是要看你的分数以及志愿是否服从调剂,但是与招生院校联系沟通,总比不联系沟通要好,这是确保能够在征集志愿阶段被成功录取的关键。
总之,征集志愿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志愿填报的机会,也是确保被最后录取的关键阶段,要重点把握好保底的原则,量力而行的原则以及与院校及时沟通联系的三个原则,这是确保在征集志愿阶段不滑档、被录取的几个主要的措施。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
wWw.Sxtgedu.Net太谷教育信息网专注教育信息,涵盖范文,研究生,考研,本科大学,MBA,高考,成人自考,艺考,中专,技校,职业学校,高职,卫校录取分数,成绩查询,招生简章等信息